浏览次数:发布日期:2020-02-19 22:42
有人用惨绝人寰来形容便秘,其受便秘困扰的心情可想而知。康道中医推拿觉得便秘,让很多身材标准的美女,秒变“小腹婆”,加上体内毒素排不出去,各种健康问题纷纷闪现。便秘带来的后果,总是不可预料,如何应对便秘呢?蜂蜜水?香蕉?都不需要!推拿推拿就好!
一、病因病机,中医学认为,便秘与下述原因有关。
1、胃肠燥热:素体阳盛,或饮酒过度,嗜食辛热厚味,以致胃肠燥热;或热病之后,津液耗伤,导致肠道燥热,津液失于输布而不能下润,于是大便干结难于排出。
2、气机郁滞:忧愁思虑,情志不舒而致肝气郁结,脾气不舒,胃失通降;肺气不足或郁滞,升降无力,肺与大肠相表里,致使大肠传导失司;两者均可使气机郁滞,胃肠传导无力,糟粕内停,不得下行而成便秘。
3、气血亏损:劳倦内伤,病后体虚或老年人气血不足,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,大便排出艰难;血虚则津枯,不能下润大便,而致大便干燥,排便不畅,甚至秘结不畅。
4、阴寒凝结:阳虚体质或年老体衰,阳气不足,温煦无权,寒自内生,凝滞肠胃而致大便艰难。
西医认为,习惯性便秘是因为排便反射的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引起,直肠性便秘是因为粪便长期排出不完全,在直肠内形成逐渐增多的坚硬粪块,充塞于肠腔,经久不能排出。
二、辨证分型
1、胃肠燥热:大便干结且小便短赤,面红身热或兼微热,口干,心烦,舌红苔黄或黄燥,脉滑数。
2、气机郁滞:大便秘结,欲便不得,胁腹痞满,甚则腹中胀痛,纳食减少,舌苔厚腻,脉弦。
3、气血亏损:气虚便秘:大便不畅,临便努挣,便后汗出,便下并不干结,舌淡苔薄,脉虚软;血虚便秘:大便秘结,面色少华,头晕目眩,心悸,唇舌淡,脉细。
4、阴寒凝结:大便艰涩,难以排出,小便清长,四肢欠温,喜热恶冷或腹中冷痛,腰脊酸冷,舌淡苔白,脉沉迟。
三、康道中医推拿先容诊断要点:
1、有大便秘结,数日排便一次史或大便不畅史。
2、腹部检查可在左下腹降结肠和乙状结肠部位触及硬实的粪块,无压痛,可移动。
3、直肠指检可发现直肠扩张及填充的粪块,还可发现有无直肠癌、痔疮、肛裂、炎症、狭窄及外来压迫。
四、鉴别诊断
1、肛门疾患所引起的排便不利:痔、肛裂、肛周脓肿等肛门疾病,往往造成排便时疼痛,有时疼痛剧烈,致使患者不敢排便,形成大便减少。属主观抑制性的排便减少,而非真正的大便秘结。但肛门疾患多伴有便秘,或可引起便秘。
2、不完全性肠梗阻:无明显年龄层次,出现腹痛、便秘等症,但腹痛一般较缓慢,有反复发作史,可伴呕吐、腹胀、肠鸣音亢进。腹部平片可发现小肠充气或见肠腔内有液平面。
五、推拿治疗
治则:“和肠通便”为总法。胃肠燥热者宜清热降浊;气机郁滞者宜疏肝理气;气血亏损者宜健脾胃、和气血;阳虚阴寒凝结者宜壮阳散寒。
1、部位及穴位:腹部;中脘、天枢、大横、关元、肝俞、脾俞、胃俞、肾俞、大肠俞、八髎、长强等穴。
2、手法:一指禅推、摩、按、揉等法。
3、基本操作:患者仰卧位,医生以一指禅推法作用于中脘、天枢、大横穴,每穴两到三分钟;顺时针方向摩腹八分钟;患者俯卧位,医生以一指禅推法作用于肝俞、脾俞、胃俞、肾俞、大肠俞、八髎穴,每穴一到两分钟;?法沿脊柱两侧从肝俞、脾俞到八髎穴往返治疗,约五分钟;按揉肾俞、大肠俞、八髎、长强穴,每穴一分钟。
4.辨证加减:胃肠燥热:横擦八髎以透热为度;按揉足三里、大肠俞穴,每穴一分钟,以酸胀为度。气机郁滞:按揉胸胁部的中府、云门、章门、期门穴,背部的肺俞、肝俞、膈俞穴,均以酸胀为度,不宜刺激太重;横擦胸上部,以透热为度;斜擦两胁,以微有热感为度。气血亏损:横擦胸上部、左侧背部及骶部八髎穴,均以透热为度;按揉足三里、支沟穴,每穴一分钟。阴寒凝结:横擦肩背部及腰部肾俞、八髎穴,均以透热为度;直擦背部督脉,以透热为度。
六、其他治疗
1、中药内服:胃肠燥热者以麻子仁丸加减;气机郁滞者以六磨汤加减;气虚便秘者以黄芪汤加减;血虚便秘者以润肠丸加减;阴寒凝结者以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。
2、针刺:可针刺大肠俞、上巨虚、支沟、照海等穴,并根据不同证型进行随症加减穴位和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。
3、耳针:取大肠、直肠等穴,毫针刺激,留针三分钟,或埋针或埋籽刺激,每日或隔日一次。
4、电针:大横、下巨虚等穴,针刺后通疏密波脉冲电流刺激二十分钟,隔日一次。
七、注意事项:康道中医推拿建议养成定时排便习惯;多喝开水(可晨起饮服温开水),平时应多食蔬菜、水果,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;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,多做下蹲起立及仰卧屈髋压腹动作;每日可自行顺时针方向摩腹两次,每次五分钟。
|
|
|
|
|
|
|
|
|
|